次(ci)氯酸鈉是(shi)最普通的家庭洗滌中的“氯”漂白劑。其他類似的漂白劑有次氯酸鉀、次氯酸鋰或次氯酸鈣,次溴酸鈉或次碘酸鈉、含氯的氧化物溶液,氯化的磷酸三鈉、三氯異氰尿酸鈉或鉀等,但在家庭洗滌中通常不使用。通常認為漂白性源于其較強的氧化性。漂白劑是能破壞發色體系或產生一個助色基團的變體。
次(ci)氯酸鈉的生(sheng)產方法(fa):將氯氣溶于冷而且稀的氫(qing)氧化(hua)鈉溶液產生(sheng)次(ci)氯酸鈉、氯化(hua)鈉及水:Cl2+2NaOH=NaClO+NaCl+H2O
注意(yi)氯(lv)氣溶于熱(一般認為是60攝(she)氏度左(zuo)右)而(er)且濃的氫氧化(hua)鈉溶液不會產生(sheng)次(ci)氯酸鈉,而(er)會生(sheng)成氯化(hua)鈉,氯酸鈉及水(shui):3Cl2+6NaOH=5NaCl+NaClO3+3H2O
一般來說,如果氫(qing)氧化鈉(na)的溶液溫度比(bi)較高但(dan)是還未達(da)到60攝氏度(du)時(shi),發生的總反應方(fang)程(cheng)式會是(shi)上(shang)述(shu)兩個(ge)方(fang)程(cheng)式不(bu)定比加和的結(jie)果,溫度(du)越高,第二個(ge)方(fang)程(cheng)式占比越大,反之同(tong)理。
以(yi)上(shang)信息由東(dong)莞琪(qi)康實業整(zheng)理報(bao)告,如需轉載,請標明出(chu)處(chu):www.qkgs.net或1j2zt.cn